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5-03-18 17:21
来源:本站
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: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,提升社会治理效能;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报告中,广泛涉及就业、医疗、养老、生育、住房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内容。一份份充满温暖的民生“大礼包”一字排开,为2025注入了明媚的春天气息。
优先保障就业
—— 实施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,用足用好稳岗返还、税费减免、就业补贴等政策。
—— 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,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,创造新的就业机会。
—— 优化就业创业服务,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,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服务,促进脱贫人口、农民工就业,强化大龄、残疾、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。
——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,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。
—— 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发放,清理整治欠薪,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。
——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,增加制造业、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。
—— 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,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,让多劳者多得、技高者多得、创新者多得。
增进健康福祉
—— 改善病房条件,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。
—— 加强护理、儿科、病理、老年医学专业队伍建设,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。
—— 优化药品集采政策,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,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。
—— 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,制定创新药目录,支持创新药发展。
——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。
—— 全面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,严格医保基金监管,让每一分钱都用于增进人民健康福祉。
提升银发经济
——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,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。
—— 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,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。
——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,大力发展银发经济。
—— 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,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、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,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。
—— 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。
发展托幼服务
—— 制定促进生育政策,发放育儿补贴,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,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。
改善住房条件
——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。
—— 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。
—— 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,完善标准规范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