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05 08:59
来源:本站
慈善,不是人生的必须品,它是一种锦上添花。
慈善对应的是慈悲心,它与贫穷富有无关,慈悲心可以不花钱,也可以通过金钱的输出去表达慈悲。它的重点不是捐多少钱,而是对这个世界或者别人有没有慈悲心。
大概十年前,我开始参与慈善项目,从很微小的月捐开始,一直坚持到现在。能力有限,帮助也有限,我的投入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。
刚刚开始月捐的时候,是在宣明会帮助非洲的小朋友,一个月港币240元,到今年已经坚持了10年。这是我的慈善启蒙,当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,只是单纯想做。后来每次收到来自非洲小朋友的信件,我很感动,很温暖,我的慈悲心开始萌芽。以前常常思考活着的意义,看到这些信件,我仿佛看到了人生的意义。原来我们给出去的一切,都会回流到我们的心里,还是加倍的。
后来就是捡回珍珠计划。8年前,我开始资助珍珠生,一年7500元,后来突然想到可以带领身边的人一起参与。于是我发起了零散的募捐,得到了大家很正面的反馈,有独立资助的,还有很多大小金额的零散捐款。这不是为了帮哪个机构实现什么捐款目标,是我真心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。直到第四年,我资助的第一位珍珠生完成了高考,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,我内心无比感动,这就是一切的意义。
在这些年里,通过做慈善,我认为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,其次才是我捐款帮助过的人。从前我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,因为我是独生子女,所以很少去关注自己以外的人和事。第一个慈善项目,可以说是无意中参加的,殊不知它成了激活我内心的爱的契机。捐钱出去只是一个动作,但是,当因捐款和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人或家庭结缘,这种感受是很微妙的。慢慢地,我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柔软,不一定完全是因为做慈善,但肯定和它有极大关联。因为我自己很认可这个行为,所以有很强的信念带动身边的人,然后接收到参与捐款的人给予我的反馈:谢谢你的带领,谢谢你多年来的坚持,每次看到我都会眼眶湿润。
自从我发起捡回珍珠计划的组队捐款,每年都有几位朋友固定捐款7500元,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?他们都是打工族,在世俗定义里都不是富有的人,但可以肯定的是,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富足。有人愿意花一两万去买个包包,却对那不限金额的捐款无动于衷。有人自己平时生活简约简单,参与捐款却毫不犹豫。其实,做慈善讲究的是心意,不是要等到我们多么富有才去做,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,献上心意就足够了。
“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”这句话确实不虚。接下来我想说一下因为做慈善,我在生活上的各种奇遇。这部分不是鼓励大家“有所求”地去做慈善,只是希望通过分享我自己的感受和经历,让更多人愿意迈出参与慈善的第一步。有一次我的钱包丢了,里面有身份证等证件,一位快递小哥捡到后,辗转通过小区管理区联系到我,给我送了回来。还有一次,我坐出租车去火车站,因下车太匆忙把其中一个背包落在车上,出租车司机发现并联系到我时,我已经准备上火车了,于是我让司机联系我的家人,我老公要给他到我家的车费,司机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收钱。还有来自身边人的善意,隔三差五就会有人寄东西到我家,家里常常收到很多物资,还有很多很多……。“你想得到什么,就先把什么给出去”,做慈善以及善意的回流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得到回流善意不是做慈善目的,当我们不带任何目的,只用单纯的爱心去做一件事,这种力量无穷大。
我常说,给予别人善意的门槛很低,一个微笑,一次举手之劳,都能让这个世界充满爱。如果心有余力,就去做力所能及的捐款和布施。终有一天,你会发现你的内心越发充盈和富足。
文:头啖鸡汤